
陳財,普洱茶新銳制茶工程師,1987年03月出生,云南瀾滄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術員、審評員、技術科長、總工程師,擁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經驗,交流探討。歡迎關注陳老師【微信: yncc11 】
倚邦是古六大茶山之一,自古就有“喝蠻磚,看倚邦”的說話,倚邦古樹茶以中小葉種聞名,曼松古樹皇家貢茶更是人間難得一遇的極品。倚邦古樹茶有何特點,好不好喝,古樹茶多不多?讓我們一起走進倚邦茶山,一探究竟。
倚邦古茶山,位居勐臘縣象明鄉東部,北接景洪市勐旺鄉南連曼磚茶山、西接革登茶山,居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通往普洱府屬思茅廳要津、結合部,是滇藏茶馬古道源頭的中心樞紐。
倚邦在傣語中,被稱為“唐臘”倚邦,即茶井的意思。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幾乎全是高山。與易武茶山相比,倚邦茶山的海拔差異更大,海拔最高的山神廟達到1950米,而最低處磨者河與小黑江交匯處海拔只有565米。倚邦茶山的土壤與易武茶山的相近,這里山高谷深,江河縱橫,氣候濕潤,陽光充足,冬季霧多,有著茶樹生長所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和自然條件。倚邦古茶山至今仍保存著的古茶園總面積為2 950畝。古茶樹普遍分枝密,茶樹高3~7米,根基圍30~100厘米。葉基楔形,葉長葉寬脈對葉身平或微隆,葉緣平。令人驚喜的是,普查組在這里發現了上百畝連片的小葉種古茶園,小喬木型,絕大多數的茶葉葉片色澤呈深綠或綠,樹齡均在300~500年。
倚邦古茶山包括如今象明鄉的倚邦、曼拱、河邊三個村委會的茶山,倚邦茶區內有大葉種茶和小葉種茶。古茶樹以云南大葉種茶為主,倚邦的小葉種茶有說法是明末清初由四川人帶來的,但在攸樂古茶園和景邁古茶園中也有一定量的小葉種存在,因此不排除是當地大葉種變異的可能。這里的普洱茶滋味濃厚,香高馥郁,苦澀味輕,回甘爽口,歷來為客商首推。其中又以曼松茶品質、滋味最佳,自古就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說。上篇文章介紹了曼松貢茶的特點,曼松就屬于倚邦茶區,曼松茶也是最貴的。
珍藏北京故宮‘金瓜貢茶’經驗證,其用料就是來自倚邦小葉種的茶菁。倚邦小葉種茶不但優于內地的小葉種茶,同時優于其他古六大茶山的大葉種茶,很適合北方人口感。
在曼拱茶園中還保留著基部徑圍1.2米,高6米,樹齡500年左右的古茶樹。曼拱村委會的古茶園中意外地發現一株稀有茶樹,其花瓣色澤為粉紅色,當地人稱之為紅花大樹茶。通常茶樹花瓣色澤為白色、淡綠色,而淡紅色、粉紅色的較少見。
紅花大樹茶的特異性狀表現在花萼呈紫紅色,花瓣呈粉紅色。據當地村民介紹,用紅花大樹茶鮮葉加工的曬青茶,滋味回甘,香氣持久,品質上佳。
倚邦普洱茶種類:
倚邦茶山的大葉種茶芽葉肥厚、大茸毛多、持嫩性強、是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材料;
而小葉種茶樹茶葉,葉面平、葉質軟、色澤綠、茸毛長、持嫩性強、透秘高,極其適合制作綠茶與普洱茶。
倚邦茶山小葉種普洱茶特點:
倚邦是小葉種為主,芽頭較小,條索較短細,湯色黃綠,葉底黃綠,苦淡,苦中帶甜,澀顯于苦,湯質飽滿;回甘快且較長久,香氣顯,由于長于山野,環境好,山野韻好,杯底留香。
倚邦還有這種超小葉種,叫貓耳朵,是古樹,也是倚邦三大好茶之一。想了解貓耳朵古樹茶的特點,可以關注普洱茶之家,回復貓耳朵查看。濃縮中的精華,貓耳朵也是香甜細膩,普洱茶中的極品。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