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熟茶主流,以下關系(7663)、勐海系(7572、8592、7262)、還有早期昆明系(7581),這幾類所使用茶菁級數、發酵度、發酵地區都不相同,所產生的口感、質感、氣感都不相同。國營廠結束之后,民營勐海茶廠04年底至今,僅一款05年「金針白蓮」為上品,其余均談不上水平,使用茶菁來源亦令人詬病。目前民營廠以勐海博友茶廠的茶品接續傳統勐海味,平均制作工藝水平最高、質量最穩定、衛生條件最佳,但以高發酵7572為主,少見輕發酵茶品--博友系。
【勐海系】
渥堆工藝各地差異不大,市場多數人接受所謂「勐海味」,以前只存在于改制前的國營勐海茶廠輕發酵渥堆茶品,現階段因為老師傅四散,其它二三線勐海地區茶廠也都能制作出「勐海味」,反而現在改制后的民營勐海茶廠只有來料加工的「金針白蓮501」曾經出現過勐海味。「勐海味」基本上是因為水質與氣候的關系導致,原料影響并不是主要關鍵(鳳慶、景谷料在勐海縣加工亦能有勐海味)。7262、8592、7562為典型代表,雖同為勐海系的7572則不是非常明顯,因為7572的發酵度較高。
勐海系輕發酵新茶品(南方儲存五年內),重手泡時有堆味,口感微酸散二頰、微苦能化,優質茶品厚滑不帶水味,喉感有韻底。7572則較甜滑、不厚質,但堆味輕、較無雜味,無酸無苦。入香港傳統濕倉三年(相對較干)、退倉二年,輕發酵茶品甜滑、倉味重、容易鎖喉。
臺灣人訂制茶品,于1999年之前都是以常規茶為主,沒有特殊配方茶品。待阮廠長上任后才有特殊包裝與訂制茶品、來料加工。市場許多號稱臺灣茶商訂制茶品都是1999年底臺灣市場興起之后所制作,甚至許多粗老葉(七八級以上)茶品也渲染成國營勐海茶廠加工(國營勐海茶廠時代沒有制作過粗老葉茶磚茶品)。
【下關系】
以沱茶7663及四喜磚(銷日)為代表,均為輕發酵茶品,比國營勐海茶廠輕發酵系的發酵度更輕。新制茶品酸雜味重、水薄為其特色,市場接受度無法與國營勐海廠相較。然經過十五年以上較低溫、干燥環境存放(相對濕度40-50%),陳化轉變之后的口感,反而十分純正,因為輕發酵所保存活性物質較多,滋味、甘韻、氣感都特別明顯,不下于勐海茶廠茶品;這也說明輕發酵渥堆茶品的活性高,初期口感可能不討喜,但后期的陳化口感還是優于高發酵茶品。
下關茶廠另一茶品為銷法沱茶,應客戶需求發酵度較高且摻碎紅茶,這也是銷法沱茶口感偏甜的原因。早期銷法沱茶在國內并不多見,主要就是外銷為主,口感也與7663差異不小;2001年之后,因為稍有名氣而出現仿品,2003年起更出現大量仿品于市場。1994年之前銷法沱茶,因為發酵度較高,且摻碎紅茶,所以口感較不酸薄,茶品本身較為松散,不似7663、8663等緊結。
【昆明系】
7581與吉幸牌為昆明茶廠主要熟茶品,7581于1992年昆明茶廠停產之前均以輕發酵為主,1994年停止銷售、清倉之后的7581均為其它廠家(多數為昆明廠老員工制作)仿制;1996年以后,大量7581高發酵茶品出現,制程工藝與原料有明顯差異,應為思茅(普洱)、臨滄地區原料為主。
1992年停產前,以5-8級茶菁為主、輕發酵,口感微酸而不厚、聚而不廣;吉幸牌則以沱茶、金瓜等茶菁級數較嫩,亦有明顯酸味。口感明顯較下關熟茶品沒有雜味,口感較佳。傳統香港濕倉茶磚以昆明磚為主,選擇入倉茶品上,香港老茶人有他的經驗法則。
【博友系】
博友茶廠成立于2005年,聘請國營勐海茶廠黃安順老師傅為技術顧問,于經驗與技術上能完全傳承改制前勐海茶廠渥堆工藝。目前市場所追捧的茶品,以05年所生產茶品為主,儲存于北方的茶品已經完全沒有堆雜味、厚滑爽口,為新手入門之好茶品。唯一另老茶客稍微有意見或是詬病之處,卻也即是博友熟茶品的優點;因為高發酵、沒有堆雜味,也導致回甘度、回韻感較輕發酵茶品弱。開發輕發酵茶品,且減弱其堆雜味,藉以滿足老茶客族群,應是博友茶廠在茶品開發上后續要強化的部份。
【菌類發酵】
2001年筆者首次見到菌類發酵熟茶之工藝流程與茶品,當時這這樣評論「數據化控管,應能創造更佳質量,提升健康效益。但口感明顯不同,市場接受度還需觀察。」直至今年,菌類發酵茶品質量仍然不太穩定,甜滑帶奶蜜香的優點雖然保持,但新制茶品湯色也因此無法清亮,呈現米湯狀。
茶色素能抗氧化為茶學界所周知,相關國際醫學報告論文不斷提出證明對人體有益之臨床證據。2005年臺灣出現以特殊菌種與物質可以提升茶色素之含量,一般茶品至多在10%以下,而臺灣開發新工藝菌種,所穩定水平可高達30%左右,但因為工藝繁復、產量低,目前僅限于少數人所使用。然其產品并無湯色混濁之缺點,且工藝、茶種稍作變化即能改變氣感,很令人訝異!而其中發明者與筆者提到二個特殊問題,他發現在所有茶種中,也是以云南大葉茶類所制作出來成品茶色素含量最高,另一特點是此種工藝僅能在無農殘、化肥的茶葉中制作,否則糜爛、腐敗,云南大葉茶多數仍符合此要求。這二點體會,也讓筆者有所思。
菌類發酵屬于現代開發工藝,在提升制作環境衛生與更加提升人體健康方面,絕對能開創新天地,但要挑戰當前市場口感與穩定質量及量產方面,是其亟需突破的關卡,拭目以待!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zmnhssn.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