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
第一次喝熟茶,如果喝的是味道比較正的熟茶,也許從此便愛上了它。
第一次喝熟茶,如果喝的是堆味重的熟茶,那么多半都是再喝喝不下去了,對熟茶的初次印象從此根深蒂固,甚至以后都不會喝熟茶了!
為何同一種茶會有兩種決然相反的體驗,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是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是堆味作祟。
我們在喝熟茶時,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叫做“堆味”,那堆味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味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事實上很多接觸普洱熟茶時間不久的茶友,對堆味是反感的,這也成為熟茶普及大眾消費路上的一個阻礙,很多人不了解堆味,甚至把霉味倉味與之混為一談。
堆味不等于霉味和倉味
堆味是從形容“發酵渥堆”上來的,就是描述一種類似混合酸、餿、霉、腥等不良感覺的發酵氣味。在新制熟茶中普遍存在,因為傳統熟茶渥堆發酵工藝是一個長時間而且復雜的變化過程,數頓至數十噸茶葉堆放在一起發酵,不可能做到絕對均勻,因此部分發酵過度和不足的茶葉就會產生一些不良氣味,而如何把這種不良氣味在加工完成的時候降到最低,就很考驗加工技術了。堆味是熟茶加工過程中很難避免的,但霉味和倉味則是后期儲存不當造成的不良氣味,要注意兩者的區別。
堆味如何造成
說白了堆味就是發酵不足或過度發酵的熟茶,品飲時伴隨的不良氣味和滋味,特別是剛制成的熟茶和擺放時間較短的熟茶堆味更加明顯。
如何處理堆味
如果沒有發生嚴重的發酵不足或者是過度發酵,那么根據堆味的濃度,通過長短不同時間的合理倉儲,這些不友好的氣味就能被自然分解散逸而展現出陳香。正常情況下,堆味的衰退期為3年左右。一款無論是現喝還是收藏都有價值的好熟茶,是廠家用原料和時間成本換來的。
那么,堆味是否一無是處呢?也并非如此。起碼,我們判別發酵的程度,判別發酵的好壞,堆味是一個重要的依據。對于發酵師傅來說,聞到了熟悉的堆味,那就證明這個茶在正常發酵范圍內;如果聞到了帶酸的堆味,那么這個茶基本就不行了。
熟茶通過加工工藝中的各種不同步驟,相應的缺陷也會一并出現,但是好喝的熟茶一定都有柔和順滑醇厚的品質,如何通過發酵工序把生茶“熟化”與保留生茶原料“原生茶味與活性”之間平衡是廠家在加工熟茶時所關注的重點。
來源:普洱茶吧論壇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zmnhssn.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