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
在中國茶文化史上,唐宋時期形成的歷史高度我們至今都還在仰望,以陸羽為代表的集大成者,帶著那個時代的社會精英圍在茶桌前,或品評、或爭斗、或靜享。茶與唐詩宋詞保持在最近的距離上,給中國文化史帶來了一縷清芬。
如今,我們回望歷史,研究唐宋的專家學者有很多。這其中又特別是唐朝,那種恢弘大氣,非物質文化與物質文化僅僅歷史性地留下了驚鴻一瞥,但至今依然驚艷。是什么能量給唐朝注入了那一股恢弘的氣勢?文化學者將其歸因于來自草原的鮮卑血統。
云岡石窟
崛起于大興安嶺的鮮卑族在自己的發跡過程中不斷吸收中原的優秀文化,一路從深山里的漁獵部族輾轉升級到了一個擁有高效組織的政權。從大興安嶺到山西大同,幾代鮮卑人在拓跋氏的帶領下一路高歌,最后在大同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權,歷史上將其稱之為北魏。北魏政權的最高統治者內心里是充滿著危機意識,他依然如饑似渴的吸收著中原文化,乃至從西方傳來的更多先進文明。這些文明痕跡都凝結在了云岡石窟的造像里。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先生抵達云岡的時候,曾站在石窟前感嘆:中國由此邁向大唐!
余秋雨先生的題字
拓跋氏的嘗試最終沒有獲得成功,全盤吸收中原文化,進而否定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造成拓跋氏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分裂。喪失了對歷史話語權的追認,也就喪失了本民族的凝聚力。北魏政權的危機由內而外爆發。他們給歷史做了一次極限嘗試,后來的滿清在面對本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的時候處理方式就要成熟很多,這些啟發經驗都來自于拓跋氏早期的嘗試。
歷史將魏晉南北朝定義成“承上啟下”,主要就是在經歷了混亂和各個部族的嘗試之后,大融合,大民族正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當歷史的爭斗開始平復之后,一個偉大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從山西創業起家的李唐王朝創下了一個世界奇跡。此行我從西安出發,過河西走廊到西域,最后再折回草原從歷史中的關隘進入中原。一路上有不少璀璨的文明與城池都和大唐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文化的穿透力與輻射力往往會迸發出讓我們意想不到的能量,而這一切都是從大同出發的。
北魏墓葬中出土的陶俑
從大同市區,去往云岡石窟,路程并不遙遠,距離云岡石窟最近的是一個大型煤礦,如今這座煤礦也已經變成了一個礦產資源博物館。明清時期的山西靠的是商貿,后來的山西靠的就是礦。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一文中坦白,他以前對山西存在誤解,認為這里就是貧窮落后,依靠煤礦發家致富,缺乏文化和精致生活的底色。但是當他到了平遙,了解了晉商的歷史之后,開始向公眾坦言,曾經他對山西的誤解。其實在茶文化層面,我們對山西也存在巨大的誤解。這畢竟是一個富庶之地,賺到錢的晉商社會地位并沒有得到太多本質上的提升。他們帶著財富回到家鄉,將大把大把的資金投入到了生活方式上。他們留下的建筑,生活器物乃至他們自己消費的一些商品品牌都被推向了一個歷史制高點。中國政治上的貴族消費解體之后,我們在晉商身上,看到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的民間奢侈消費。
晚清時期的純銀茶具
晉商用過的器物,多用貴重金屬打造,多茶酒器具。酒具精致,茶具古樸,晉商的審美依然受到江南文士審美的影響。在社會等級森嚴的體制下,積累了大量財富的商人也只能通過追求風雅的途徑來改善自己的社會地位。在那種社會鄙視鏈上,風雅始終是占據在高位,有時候連皇帝都不忘附庸一下。所以,在晉商拿錢贖買自己的社會地位時,除了捐功名做慈善,最重要的一個行為就是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了精致的生活方式里。
晉商的純銀器具
他們使用的銀質茶具,已經從器形上對不同茶葉品類做了區分,壺的大小,形制一方面要表現主人的審美偏好,另一方面就是規定了不同的使用場景。晉商有屬于自己的生活茶與待客茶,生活茶以黑茶為主,作為飯后消食茶,以磚茶和千兩茶為主。他們自己尊崇這種生活方式,也將這種方式推廣出去,并且開發了系列產品。晉商開發的消食茶會用防水的包裝材料包好,然后在上面寫著某某字號的消食茶。消食茶在明清時期的北方非常流行,特別是在宴飲之后,《紅樓夢》里端午節宴飲之后,賈寶玉的貼身丫鬟第一件事就是給二爺沏上消食茶端上來。現在在民間社會還能零星見到晉商的消食茶,雖然也是磚茶,但是和草原牧民煮奶茶的磚茶完全是兩種原料等級。我以前以為,黑茶的清飲是近幾十年的事情,當我站在晉商的消食茶面前時,我也有種“抱愧山西”的感覺。
晉商的消食茶
過去,我們對晉商萬里茶路的研究大多把研究重點放在了晉商的經營項目上。但晉商團隊自身的生活方式更值得研究。他們以家族為單位,開創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運營模式,一家大商號,往往以這種制度作為保障,惠及子孫上百年。他們是一個具有購買力的消費群體,也是中國早期的奢侈品消費社群。東西方之間,生活方式迥異,其具體的消費品也有極大的不同。但組成奢侈品的消費語法幾乎都是一樣的。從原料,工藝以及距離消費地的空間距離構成不等的消費者價值?!都t樓夢》里面薛寶釵的冷香丸,從配方上講,要湊齊這些藥引子自少都要等一年,雨水那天的雨,霜降那天的霜,小雪那天的雪···誠如周瑞家的所言,要是雨水那天沒下雨,那豈不是又要等一年?這其實就是奢侈品的一個共同語法,古人將其稱之為“物以希為貴”。
晉商磚茶,原料等級高于邊銷茶
該博物館錯誤標識,我撥打了當地旅游局熱線,然后館長出來討論了一番。普洱茶有柱狀,但不會以蓼葉作為內襯,也不會壓制如此之緊。前幾年,普洱茶名聲大噪,千兩茶絕跡,很多三四線小縣城的博物館在涉及這個題材的時候缺乏常識。
所以,在晉商的茶桌上,招呼最尊貴的客人,往往也會形成一種“物以希為貴”的氛圍。這種消費主張不一定能在更大范圍內普及,但往往會在更大范圍內傳唱。但這些,都成了后來晉商奢靡腐化生活的證據,在特殊的歷史時期,頃刻間灰飛煙滅。
如今的大同,雖然很多遺址現場做了新的修復,并且是以發展旅游業為目的的修復。城墻圍起來的空間面積很大,里面的王府,寺廟,街肆零次櫛比。政府還在進一步做拆遷工作,似乎要把曾經輝煌的大同重新給我們呈現出來。修復的代價越大,你越能感覺到我們曾經對大同的“破壞”有多大。對大同乃至晉商的誤解,其實就來自于這種破壞,太多信息從我們的眼前消失,破產后的晉商,戴著個狗皮帽,穿著件臟兮兮的羊皮襖,蹣跚在街頭巷尾,我們很難相信,文獻中記錄的那些讓人驚嘆的生活方式,不過是他們曾經的日常。
先富起來的晉商開始做風雅消費
茶路行者在太原接下來您可以在:祁縣、北京、承德、武漢、長沙與他約茶!
(圖文來源: 洪漠如更多好文請關注普洱茶吧微信公眾號:puertea8;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8cn)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zmnhssn.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